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多元聚力解紛爭 遼地競放“和諧花” ——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紀實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關月 | 發(fā)布時間: 2021-07-29 10:09

  近年來,全省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高起點謀劃、高強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從“一元”到“多元”、從基層到多領域、從線下到線上……全省法院重塑解紛格局,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對我省法院的“一站式”建設作出了“力度大、效果好”的批示。

  “建機制” 形成多元共治“大格局”

  在加速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服務能力的轉型升級中,全省法院堅持系統(tǒng)化謀劃、統(tǒng)籌化推動,顯現“三高”特點:

  高層次構建組織體系。全省三級法院都成立了“一把手”掛帥的專門工作領導小組。省高級人民法院采取主要領導季調度,分管領導月督導,職能部門現場督辦、適時通報的推進方式,強化壓力傳導。

  高水平健全法規(guī)制度。省法院迅速完成頂層設計,制定下發(fā)《關于推進全省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訴調對接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工作規(guī)范化開展;與省委組織部、省司法廳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堅持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大調解格局推進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作為全省法院深入推進多元化解工作的指導依據。

  高標準確定任務路徑。要求各中級法院、基層法院主要領導積極融入黨委政府訴源治理整體布局,開展實地考察學習,為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取得成效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近兩年來:

  ——省法院先后與省司法廳、省人社廳、省消協(xié)、省銀保監(jiān)局、省總工會等17家單位建立了訴調對接機制。

  ——全省法院與黨委政府創(chuàng)建“無訟”鄉(xiāng)村社區(qū)、一體化矛盾糾紛解決中心、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正式將“萬人成訟率”納入平安遼寧建設體系,由各級法院負責考評。

  ——全省法院與818個調解組織建立訴調對接機制,聘請2814名特邀調解員參與調解工作。

  ——全省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356家特色調解室,搭建家事、物業(yè)、勞動爭議等專業(yè)調解平臺,促進解紛服務專業(yè)化。沈陽市沈北新區(qū)人民法院設置4個“行業(yè)調解室”,邀請區(qū)工商聯(lián)、婦聯(lián)、總工會的工作人員開展調解;遼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引入了“唐革軍愛心團隊”,用公益品牌效應助力調解效果提升……

  在這場司法推動、社會參與、多元并舉的變革中,全省法院將多元解紛機制改革放到社會治理的大體系中謀劃,以司法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打造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升級版。

  “全覆蓋” 調出法治社會“大和諧”

  “哪怕只是一壟地的矛盾,也要想方設法解決好,把他們的心捋順當了?!苯衲?月,記者采訪去年獲得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的法庫縣人民法院時,該院秀水河子人民法庭副庭長周峰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去年10月,法庫縣臥牛石鄉(xiāng)麻子泡村村民丁某來到秀水河子法庭起訴同村村民吉某,要求其歸還0.08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同時賠償損失200元。“兩家本來十分和睦,耕地各自種了20多年,突生嫌隙必有隱情?!敝芊逭f,為了從源頭解開兩家的“疙瘩”,第一次開庭后,他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到了該村村委會主任,得知去年該村換發(fā)了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吉某新證上增加了土地面積,丁某認為那一壟地是自家的。在多方共同見證之下,周峰測量出吉某家的土地寬度已經遠大于臺賬記錄的寬度……拿著確切的數字,周峰站在兩家田地的分界線上對吉某釋法說理。一場因“一條壟”引發(fā)的糾紛就地化解。

  糾紛矛盾不分大小,多元化解千家萬事,為了實現訴源治理“全覆蓋”,全省法院在多個案件類別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道交一體化”平臺運行獨具特色。去年1月,鞍山市將城區(qū)法院道交糾紛全部集中到鐵西區(qū)人民法院管轄,同時開通運行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處理一體化平臺,共受理案件1119件,調解結案96.8%。有效降低了訴訟成本,人民群眾交口稱贊,實現多贏效果。

  破解執(zhí)行案件“異議之訴”。今年年初,沈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用10天時間解決了一起長達5年的“骨頭案”。該院合議庭抓住最大限度實現各方權益這一關鍵,釋明法律,分析利害關系,經過10天緊張的工作,使申請人與案外人終于達成執(zhí)行和解協(xié)議,從根本上解決糾紛。

  探索保護知識產權新路徑。今年1月,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109件大連某日化有限公司訴終端銷售者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件中創(chuàng)新舉措,堅持多方聯(lián)動、多元化解,最終,原告撤回了109件案件的起訴,原有的27件上訴案件的上訴人向省法院撤回了上訴,從源頭上保護了知識產權。

  “互聯(lián)網+” 跑出遠程調解“云速度”

  今年2月下旬,履新不足1個月的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鄭青到該院申訴信訪大廳、訴訟服務中心調研指導,并提出“要注重信息化成果應用,暢通線上線下非訴訟與訴訟平臺對接渠道……”

  全省法院積極構建“互聯(lián)網+訴調對接”新格局,逐步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升級。

  在線申請調解、在線委托調解、在線音視頻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等,全省把平臺用起來,讓人員動起來,將質效提上來,做到矛盾糾紛一網通調、一網解紛,為人民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xié)調、權益保障提供更快捷的渠道。

  沈陽市沈河區(qū)人民法院率先在全省開展涉銀行業(yè)糾紛在線調解工作,6月中旬,用時30分鐘即完成了張某、張某某拖欠廣東發(fā)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分行貸款一案的“線上”調解和司法確認;遼河中級人民法院在遼油寶石花醫(yī)院建成全省法院系統(tǒng)首個遠程VR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室,開展利用VR技術進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試點,探索信息技術應用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人民法院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依托,創(chuàng)新設立20多個“法云調解室”。

  全省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各類在線調解室341個,吸納2560名特邀調解員參與“線上”多元化解。2020年全省法院通過音視頻調解案件97172件,占全部調解案件的30.41%,平均調解時長9.8天,調解成功率76.96%。

8

法院特邀調解員正在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

  “找準點” 開出解紛止爭“新良方”

  每個矛盾總有一種最佳的解決方式,而調解就是不斷探索、否定,再探索、再否定,直到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全省法院人漸漸認識到,調解也是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審判”。

  一起離婚案件中,被告性情較為暴躁,常年家暴原告,并將原告弟弟打成重傷,已被刑事處罰,原告離婚意愿強烈?!斑@樣的家事案件,如果簡單地一判了之,不利于矛盾的化解?!贝筮B市西崗區(qū)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馬世艷告訴記者。

  在該案中,馬世艷一方面邀請心理疏導師對原告、被告進行心理疏導,穩(wěn)定雙方情緒,另一方面,多次勸導原告作出適當讓步,緩和雙方的關系……最終,被告同意離婚,并對自己的家暴行為表示懊悔,雙方和平“分手”。

  針對不同類型案件,運用相適應的調解方式,近年來,遼河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調解方法,熟練掌握調解技術,根據糾紛的性質和當事人個性特點、心理狀態(tài),形成了“冷處理法”“借用外力法”“矛盾根源分析法”等調解方式。

  展望

  只有找準糾紛的焦點、找出解決糾紛的平衡點、找好解決糾紛的時間點,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調解藝術。

  省法院立案一庭庭長李光告訴記者:“矛盾化解沒有休止符,多元解紛永遠在路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將更加完善更加多元,廣大人民群眾將在改革進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