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100張定期存單的故事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記者 關月 | 發(fā)布時間: 2022-01-13 10:50

  2022年元旦剛過,沈陽市沈河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執(zhí)行員詹川就收到了一面錦旗,這是他從事執(zhí)行工作后收到的第二面錦旗。

  “明德尚法 情暖人心”,“字”短“情”卻長,這8個字的背后,是一個人民法院年輕執(zhí)行員堅持“以百姓心為心”,思考更用心,工作更走心,讓申請執(zhí)行人與被執(zhí)行人雙方都暖心的執(zhí)行故事。

05

梳理登記全部存單的信息。

  執(zhí)行款分散在一張張存單中

  這是一起繼承糾紛案件。本案的原告(即申請執(zhí)行人)楊某某,與被繼承人陸某甲于2005年登記結婚,是陸某甲的第二任妻子,而本案的被告陸某乙(即被執(zhí)行人),為陸某甲與第一任妻子所生。自2017年陸某甲因急性腦梗病逝后,楊某某與陸某乙(及陸某甲其他子女)就陸某甲的遺產繼承問題向法院提起訴訟,前后經過一審、二審、發(fā)回重審多次審理,據生效裁判確認:將被繼承人陸某甲名下的銀行存款、房產以及撫恤金和喪葬費按一定比例分配給了楊某某和陸某乙。

  去年5月中旬,楊某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案件分到了執(zhí)行員詹川手中。

  “陸某甲名下的存款加利息一共150萬元,我本想一次性劃扣,但突然發(fā)現這些錢都是定期存單,一共100張,這也是申請人和被執(zhí)行人提供法院判決仍然不能把錢取出來的主要原因?!闭泊ɑ貞浄Q,當時他懵了一下,腦海里閃過了第一個念頭是:如果一張一張存單處理,當事人等待的時間太長了。

  執(zhí)行員拿出“解題”新思路

  記者在該案的案卷中看到了5張紙,每張紙上都有相同格式的表格,寫有陸某甲的姓名、定期存單賬號和存款金額,金額最少的存單2500余元,最多的73000余元,“這些就是快速解決難題的關鍵!”詹川的臉上露出些許得意的神情,“按照我們正常的流程,每張存單都要出一個裁定書和一個扣劃文書,再拿著所有的文書去銀行辦理,逐筆轉賬到法院賬戶,再分別轉給楊某某和陸某乙,絕對是件大工程?!?/p>

  想到申請人楊某某年事已高以及對取出這筆錢的迫切期望,詹川前思后想,終于理出了一個新思路:梳理登記全部存單的信息,按批次出具裁定書和扣劃文書,減少中間流程,節(jié)省時間成本,盡快兌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他將這一情況向執(zhí)行局相關負責人匯報后,得到了全力支持,詹川放下手頭其他工作,分批次帶著整理好的表格和相關文書專門到銀行溝通,銀行相關工作負責人了解到案件的情況后,對此非常重視,每天預留一段時間,派專人處理這100張定期存單,前后共7次處理完畢。擔心楊某某和陸某乙著急,詹川每隔幾天就把銀行分批處理完的存款從法院賬戶打到他們的賬戶上。

  兩天后就開始陸續(xù)打款

  “去年10月,我和我的代理人把第一張定期存單賬號整理好了送到法院,過了兩天,第一筆執(zhí)行款31000元就打到了我的賬戶上,真是太快了!”記者通過電話聯(lián)系到陸某乙時,他再次向記者表達了對沈河區(qū)法院執(zhí)行工作的認可和感激。

  案款全部到賬后,詹川接到了來自申請人楊某某的道謝電話和被執(zhí)行人陸某乙送來的這面錦旗。

  后記

  采訪中,記者得知,詹川收到第一面錦旗也是因一起繼承糾紛案件,因在疫情期間,面臨現實難題,他靈活運用電話、視頻等方式多次聯(lián)系案件的多個被執(zhí)行人,協(xié)調幾方盡快完成了涉案房產的給付和過戶。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

  在這個工作剛滿1年的法院“新兵”看來,這些案情并不復雜、與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執(zhí)行案件就應該多換位思考,突破傳統(tǒng)思維,行動再快一點,這樣才能擔得起老百姓的期待,把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