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靈山派出所打造“四微”服務模式二三事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張繼成 駐鞍山記者 馬琳 | 發(fā)布時間: 2019-05-22 09:57

  5月20日中午,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靈山派出所的食堂里異常熱鬧,轄區(qū)10多名居民拿著煮好的餃子和炒菜來到靈山派出所,與民警們共進午餐,場面其樂融融。

  “不是佳節(jié)勝似佳節(jié)”,警民關系為何如此融洽?

  記者采訪得知,近年來,靈山派出所作為鞍山市公安局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公安模式的試點所,打造“微主頁”“微群組”“微服務”“微幫扶”的“四微”服務新模式,贏得靈山地區(qū)居民的贊許。如今,該模式正在鞍山市公安局全面鋪開。

  創(chuàng)建“微網絡” 打造“親情戶政”

  在靈山派出所戶籍室,記者看到一個“二維碼”鏈接,“這是我們制作的‘靈山戶政溫馨提示’主頁鏈接?!睉艏窬陼粤崭嬖V記者,“二維碼”可以讓居民“少跑腿、多辦事、辦成事”。

  記者掃了一下“二維碼”,看到在“靈山戶政溫馨提示”主頁中,對辦理出生落戶、戶口遷出、姓名變更、居民戶口簿申領等8項內容所需的條件、辦理手續(xù)、申報流程、辦理期限分別進行了詳細介紹,實現了“指尖查詢”。

  “前來靈山派出所戶籍大廳的居民多是咨詢,以前同樣的話我每天反復說很多遍,實際辦理的業(yè)務卻很少?,F在好了,辦事效率提高了!”戈曉琳說。社區(qū)民警蘇文剛到困難群眾家走訪

社區(qū)民警到困難群眾家走訪

 為了將“二維碼”推廣開來,戈曉琳相繼建立了8個微信群,將3000多名居民拉入群中?,F如今,“靈山戶政溫馨提示”主頁閱讀量已達1.3萬次。行動不便的群眾通過微信群聯系到戈曉琳時,她都會利用午休、下班時間到居民家里提供上門服務。先后服務群眾130余人次,實現了居民辦理戶政“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提供“微服務” 打造“門前警務”

  在社區(qū)走訪時,記者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有‘藍色卡片’就不愁找不到社區(qū)民警?!痹瓉?,靈山派出所為了方便群眾咨詢和求助,精簡警情分撥流程,縮短出警時間,將靈山地區(qū)8個社區(qū)再次細化成26個“網格”,將民警“分干包片”,并制作了1萬多張“警民聯系卡”分發(fā)給居民。“警民聯系卡”上不僅有“包片”民警的姓名、電話,還標注了接報警、解決居民糾紛、社區(qū)工作咨詢、開展救助服務等工作范圍。

  “這張卡片幫了我大忙?!?4歲的宋大爺告訴記者,今年農歷大年初三,因暖氣漏水,他的家里成了“小池塘”。情急之下,宋大爺拿出了“藍色卡片”,撥打社區(qū)民警張策銘的電話求助。接到電話后,在家休息的張策銘立即約了兩名同事趕往宋大爺家,路上還找來了修理工。到了宋大爺家后,民警們來不及脫衣服,立即和修理工一起把暖氣修好,又拿盆、拖布開始排水,忙了一個多小時,終于把水排干了,宋大爺十分感動。

  “轄區(qū)居民有了這張小卡片兒,聯系民警越來越便利了。”派出所所長魏曉軒介紹,派出所通過提供“微服務”,第一時間聯系解答群眾咨詢1萬余次,幫助群眾解決困難300余件,借助“警民聯系卡”,把警務工作建立在了人民群眾家門口,實現了警民聯系“零距離”。

  開展“微幫扶” 打造“愛心警隊”

  2016年,靈山派出所為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魏曉軒的倡議下,民警們自發(fā)組建了愛心公益團隊,開展公益活動。3年多來,他們以社區(qū)整潔為目標,開展社區(qū)雜物清理活動80余次;累計捐籌慰問金8萬余元,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特困群眾為對象,開展“照顧陪伴”“慰問送暖”等“微幫扶”活動60余次,累計幫扶群眾300余人。

  除此之外,“靈山派出所愛心團隊”還積極貫徹落實“楓橋經驗”,針對刑滿釋放人員積極開展回歸社會幫扶工作,積極協(xié)調民政、街道等部門,安排他們參加免費技能培訓,幫助他們申報最低生活保障,先后為4人找到了工作,幫助5人開起了門店攤鋪,還將他們納入到愛心團隊中,積極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刑滿釋放人員吳剛(化名)告訴記者,“在靈山派出所的幫扶下,我有了固定工作,還跟著愛心團隊做公益,鄰居們也接納了我?!睋私猓?年多來,靈山地區(qū)刑滿釋放人員從未發(fā)生“二次犯罪”案件。

戶籍民警戈曉琳向居民介紹“靈山戶政溫馨提示”的二維碼

戶籍民警戈曉琳向居民介紹“靈山戶政溫馨提示”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