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海州區(qū)檢察院主動為群眾追贓挽損

來源:遼寧長安網(wǎng) | 作者:駐阜新記者 孫程超 | 發(fā)布時間: 2021-12-27 15:17

  遼寧長安網(wǎng)訊 "被騙之后我房子賣了,家也沒了,真是一無所有了,萬萬沒想到你們還能幫我追回這么多錢!這真是一筆救命錢啊!"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您寄來的錦旗我們收到了!能得到您的肯定,我們心里也特別高興!"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阜新市海州區(qū)人民檢察院的辦公室內(nèi),對話的雙方是該院檢察官和電信詐騙被害人。原來是海州區(qū)檢察院檢察官通過網(wǎng)絡視頻連線被害人,以線上實時轉(zhuǎn)賬的方式送達為被害人追贓挽損的錢,該案共涉及8名被害人,他們分布在重慶、內(nèi)蒙、四川、浙江等地。

  今年7月份,海州區(qū)檢察院受理了一起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案,該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為一己私利買賣個人銀行卡賬戶,為上游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提供幫助,通過他們提供的銀行賬戶致使8名被害人總計被騙100余萬元。

  在一開始的案件審理過程中,3名犯罪嫌疑人并沒有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認為只是賣了幾張銀行卡,并不是什么大事。經(jīng)過承辦檢察官向3名犯罪嫌疑人釋法說理,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嚴重危害,在承辦檢察官積極引導下,犯罪嫌疑人均認罪認罰主動退贓,并表示愿意積極補償被害人損失,彌補錯誤,爭取從寬量刑。  

  由于8名被害人均在外地,為減少當事人額外開支,所以有了前面的對話。隨著"云時代"的到來以及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新形勢對檢察工作提出的挑戰(zhàn),海州區(qū)檢察院信息化辦案的腳步也不斷加快,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應變,在傳統(tǒng)的"面對面"模式與新時代"云端"模式間摸索轉(zhuǎn)換,讓檢察業(yè)務打破地域限制,便民的同時增質(zhì)提效。

  該案的辦理是阜新市海州區(qū)檢察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主責主業(yè),從小切口、能辦到、群眾直接受益之處入手,持續(xù)推進"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向人民群眾傳遞檢察溫度的一次生動實踐。

  小案不能小辦,辦理一個案件,溫暖一片人心。"辦理涉及侵害人民群眾財產(chǎn)的案件,無論涉及金額大小,一定要把追贓挽損貫徹始終,要最大限度為當事人挽回損失,決不能一訴了之。"這是承辦檢察官辦理該案時始終貫徹的原則。尤其對于因案致貧的當事人,實實在在幫助他們擺脫生活中的困境。用心用情用力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才能讓群眾有更真實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