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簡介:遼陽市白塔區(qū)人民法院立案一庭承擔著全院刑事、民商事、行政及執(zhí)行案件的立案審查、申訴再審審查、訴前調解、訴前保全、支付令、公示催告等審判職能及上訴、發(fā)還案件的登記、移轉、法律服務、便民咨詢等多項審判輔助職能,是集審判業(yè)務與綜合管理于一身的基層一線集體。
干警在開展工作
榮譽墻:連續(xù)9年被授予遼陽市“青年文明號”,2013年被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司法廳評為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2014年被遼寧省創(chuàng)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示范青年文明號集體;2015年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文明號活動主委會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2015年、2017年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遼陽市白塔區(qū)法院立案一庭提出“笑、快、準、幫”四字服務承諾。即,接待引導突出“笑”,用微笑化解群眾焦慮心理,讓當事人感受人民法院為民宗旨;立案審查突出“快”,對手續(xù)完備、資料齊全、符合立案條件的,隨到隨立,承諾在一小時內辦結各項手續(xù);對需要在節(jié)假日等非工作日立案的,承諾按預約時間準時接待;咨詢解釋突出“準”,要求正確解答當事人咨詢,提示當事人注意事項,避免訴訟風險;司法救濟突出“幫”,對傷病患者、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實行上門立案;對路途遙遠和外地當事人,提供電話預約、郵遞立案;對弱勢群體追討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養(yǎng)老金和拖欠工資的,減免訴訟費用,減輕當事人負擔。
同時,他們還充分發(fā)揮聯(lián)調窗口作用,對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案件,積極進行訴前調解,總結了調解五法:當日調解法、親情調解法、釋法明理調解法、背靠背調解法、換位思考調解法。近3年來,訴前調解案件400余件,有效地將矛盾與糾紛化解在庭前。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以來,為了盡快適應登記立案制度的新要求,該院設置了分類立案窗口,使前來立案的當事人一目了然,減少了等待的時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登記立案對于立案一庭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在人員未增加的情況下,接待立案的數(shù)量和工作強度明顯增加,案件數(shù)量增加2倍多。所有立案庭工作人員都能本著司法為民的理念,采取陽光辦案方式,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表現(xiàn)出較強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沒有出現(xiàn)一件違法違紀案件,為順利實現(xiàn)立案制度改革作出了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