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武漢會議明確掃黑除惡下一步主攻方向:深挖徹查“保護傘”!

來源:長安劍 | 發(fā)布時間: 2018-10-20 08:54

  掃黑除惡關鍵在深挖徹查保護傘!

  17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在武漢召開。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組長郭聲琨的講話振聾發(fā)聵——

  要將深挖徹查“保護傘”作為下一步專項斗爭的主攻方向和衡量斗爭成效的重要標準!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從全面推開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提出這個主攻方向,意義重大。

1

  掃黑除惡,不能讓老百姓擔心“只是一陣風”

  政法部門與黑惡勢力,是“老對手”。

  歷史上的歷次打黑行動中,政法部門與黑惡勢力“短兵相接”,大批犯罪分子落入法網(wǎng)受到懲罰。但是,屢打不絕成為一個難題。

  用歷史的眼光剖析經(jīng)驗和不足,可以發(fā)現(xiàn)涉黑涉惡問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其中“保護傘”“關系網(wǎng)”的存在,是導致黑惡勢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長期盤踞一方欺壓百姓的重要原因之一。“保護傘”阻隔了陽光,成為滋生黑惡勢力的溫床。

  此次會議明確指出,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不是有與無的問題,而是掃得深不深入、挖得徹不徹底、治得有沒有效的問題。

  要解決老百姓擔心掃黑除惡“只是一陣風”的問題,關鍵在打掉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保護傘”,不僅要除,而且要斬草除根。會議明確,要完善深挖徹查“保護傘”工作機制,決不讓一條有價值的線索“石沉大海”,背后“保護傘”“關系網(wǎng)”沒查清的不放過,背后腐敗問題沒查清的不放過,失職瀆職問題沒查清的不放過。決不給黑惡殘余勢力死灰復燃的機會。

  掃黑除惡是固本之舉,是浚流之措,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畢其功于一役。雖然有三年之期,絕不意味著到期結束。掃黑與打“傘”同頻共振,深挖徹查“保護傘”將伴隨打虎拍蠅一樣成為常態(tài)。

  以專項行動“打”出常態(tài)長效的制度規(guī)范,“打”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的延伸,讓黑惡勢力不再是春風下的野草,讓保護傘不變成雨后朽木上的蘑菇。

  掃黑除惡,不能不嚴懲政法隊伍的“害群之馬”

  打擊保護傘,需要刀刃向內(nèi)。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掃出一些由政法干警充當?shù)摹氨Wo傘”,貪污受賄與犯罪分子同流合污,讓人痛心,也令人不齒。

  在此次推進會召開的前一日,政法隊伍建設座談會先行召開。在這個會議上,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指出,害群之馬給政法隊伍的光輝形象抹了黑,給掃黑除惡的強大社會正效應打了折。

  要打掉保護傘,就決不能捂蓋子,要堅定地邊“打傘”邊整風邊肅紀邊強警。曬一曬政法隊伍中的丑惡現(xiàn)象,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警示: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從嚴要求勢在必行!

  打擊保護傘,需要能力提升。

  近年來,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案件出現(xiàn)了一些新動向,有向新興金融領域、農(nóng)村資源富集領域等新領域、新行業(yè)滲透擴張的趨勢,勾結腐敗形成的保護傘、關系網(wǎng)也給專項斗爭造成了一些干擾阻力。

  打擊保護傘就是要啃硬骨頭,錘煉政法隊伍硬碰硬的膽魄,考驗政法隊伍政法執(zhí)法辦案的能力。如何更新、更快、更有力?

  領導干部交流制度使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讓敢于擔當、敢于作為的領導干部走到關鍵崗位上來;重大案件提級辦理機制對重大涉黑違法犯罪案件實行上提一級、異地用警,防止各種不正當因素的干擾;信息技術運用提供了以數(shù)據(jù)庫、分析模型對違法犯罪案件信息、違法犯罪人員信息、重點行業(yè)領域管理信息等進行碰撞比對,從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的新手段。

  打擊保護傘,就是要動真格。

  在這方面,督導成為了掃黑除惡動真格的一個縮影。自今年7月起,由正省部級領導擔任組長、副省部級領導擔任副組長的第一批10個督導組分別開赴河北等十省市,成為掃黑除惡的“指揮棒”。

  進駐后,各督導組第一時間公開舉報電話、舉報郵箱,以公開透明的態(tài)度展現(xiàn)了中央掃黑、除惡、“打傘”的堅定決心。

  掃黑除惡,不能忽視重建“免疫系統(tǒng)”

  痼疾蔓延一定與免疫系統(tǒng)病變有關。

  保護傘不能一打了之,還要用制度填補真空,既剿除“癌細胞”,又重建“免疫系統(tǒng)”。讓被黑惡勢力侵蝕的地區(qū)、破壞的行業(yè)恢復健康,從而產(chǎn)生抵御黑惡勢力卷土重來,抵御“保護傘”重新?lián)伍_的內(nèi)生機制。

  黑惡滋生往往由基層治理薄弱引發(fā)。梳理已經(jīng)辦理的涉黑涉惡案件,有不少有“村霸”的身影,他們或是欺行霸市、強拿硬要,或是侵吞集體資產(chǎn)、違規(guī)占有資源,有的甚至還披上了村干部的外衣,侵蝕了基層政權。

  “打傘”重打擊也要重“重建”。對于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的重點行業(yè)、領域,要通過完善落實市場準入、規(guī)范管理、重點監(jiān)控等日常性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日常監(jiān)管能力水平。政法機關還要善于通過剖析案例發(fā)現(xiàn)行業(yè)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司法建議等形式向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通報,推動落實監(jiān)管責任和治理措施。

  基層組織建設上則更應強化“免疫力”。配合組織部門嚴格規(guī)范村“兩委”換屆選舉,建立完善候選人聯(lián)審機制,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擋在門外。對已經(jīng)完成換屆的村“兩委”班子,也要組織開展“回頭看”,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整頓、調(diào)整,防止重新張傘、死灰復燃。

  有“傘”必打,除惡務盡,下一步目標任務已經(jīng)明確,關鍵是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實。出重拳、下重手,揪出保護傘,掃出海晏河清,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