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班人:遼陽縣人民法院交通法庭法官、法官助理
當班日志:通過“道交一體化平臺”處理訴求、開庭、調(diào)解糾紛
交通法庭庭長秦宏(左)培訓記者進行交通事故訴前調(diào)解
2月26日8時30分,遼陽縣人民法院交通法庭庭長秦宏走進了遼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辦公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自從交通法庭“搬”進交警隊,法庭的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都在這里辦公,從而讓群眾能夠在一個地方得到交通事故認定、調(diào)解、審理的“一站式服務”。
通過平臺處理訴求
法官助理唐瑤一上班便登錄“全國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訴前調(diào)解平臺”,這是她每天的第一項工作,處理平臺上的群眾訴求。
唐瑤對記者進行平臺操作培訓后,記者要在線處理一起司法確認案件,根據(jù)平臺提示一步一步進行操作。申請人劉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與被申請人李某和保險公司達成賠償協(xié)議,劉某擔心被申請人日后反悔,遂在“道交一體化平臺”申請司法確認。
“以往申請司法確認需要申請人在法院、交警隊、保險公司之間來回跑,很不方便,自從有了這個平臺,申請人、保險公司、交警部門根據(jù)平臺提示上傳好相關材料,就可以等待法院下達裁定書了,申請人也只需要來法院一次。”唐瑤說,“道交一體化平臺”處理司法確認案件,提供材料齊全,三天就能拿到裁定書。
聽取傾訴也是工作
9時30分,交通法庭法官袁慶祝穿好法袍準備開庭,“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理賠要求相差太懸殊,沒法兒調(diào)解,只能開庭審理。”袁慶祝解釋道。
法庭上,被告李某幾次言語激烈,甚至怒罵原告,被袁慶祝當庭警告,休庭后,被告仍舊喋喋不休。袁慶祝告訴記者,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對簿公堂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一幕,有時法官需要宣布休庭,安撫雙方情緒,再開庭。袁慶祝說,自從到交通法庭當法官,聽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傾訴也成為自己的一項工作。趁著休庭的間隙,他還接待了一位年近70歲的老人,老人是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原告,在事故賠償中提出要求被告賠償自己誤工費,遭到了被告保險公司的質疑。
老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后,行動緩慢,袁慶祝連忙站起來去迎老人,老人說:“保險公司為啥不給我誤工費,人老了就不能工作嗎?”袁慶祝耐心和老人講法律條文,解釋庭審流程。最終,老人表示,相信司法機關會公正處理。
調(diào)解先行小事化了
另一邊,在調(diào)解室的秦宏正在處理自己最“頭疼”的案子,一起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都沒有車輛保險的案子。秦宏拿著起訴狀對記者說:“你和我一起來調(diào)解這個案子?!痹鏇]有到場,代理人坐在沙發(fā)上,他是一名法律工作者,被告李某坐在另一邊。秦宏的調(diào)解重點是針對雙方當事人都沒有車輛保險并且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一情況,在車輛損失理賠上,雙方可否做出一些讓步。
起初,調(diào)解還很順利,原告代理人同意將車損賠償從32708元降到22000元,然而被告李某卻表示不同意,認為原告在事故中也存在過錯,一瞬間,雙方就吵了起來。這時,秦宏對記者說:“我出去勸勸被告,你勸代理人消消氣?!痹谟浾叩膭裾f下,代理人漸漸平息了怒火。不一會兒,秦宏走進來對代理人說:“原告再少要2000元。”并講了雙方?jīng)]有車輛保險,相互賠償?shù)猪斀痤~,代理人也同意了。
“一張好嘴皮子”是交通法庭法官的“標配”。秦宏說:“交通事故糾紛一般能調(diào)則調(diào),不能調(diào)才開庭,雙方都有損失,再經(jīng)過漫長的庭審程序,當事人容易情緒惡化,所以我們盡可能及時調(diào)解矛盾,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