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新綻遼寧花?——全國模范司法所巡禮
名片
遼陽市宏偉區(qū)司法局長征司法所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4個,專兼職人民調解員225名。長征司法所先后獲得遼寧省優(yōu)秀司法所、遼寧省防止民間糾紛激化工作集體一等獎、遼寧省人民調解先進集體等榮譽。
今年1月,長征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司法所”稱號。
所長訪談
不傷和氣化解糾紛——專訪遼陽市宏偉區(qū)司法局長征司法所所長徐晶晶
徐晶晶
謙虛、幽默、嚴謹是記者對遼陽市宏偉區(qū)司法局長征司法所所長徐晶晶的總體印象。對于能榮獲“全國模范司法所”的殊榮,徐晶晶說:“這是對長征司法所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激勵,群眾到基層司法所來,就是為了更加便利、快捷地解決他們的需求,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傷和氣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長征司法所發(fā)揚“楓橋經(jīng)驗”,深入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工作,堅持矛盾不上交工作原則,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員、點、站、辦”四級人民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使人民調解工作形成有人管、有人抓、能抓好的組織保障體系。
徐晶晶說:“人民調解工作不是司法所工作的全部,卻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還向居民進行法治宣傳,對弱勢群體進行法律援助?!?
2015年,徐晶晶來到長征司法所任所長,那時候長征街道的“居民大講堂”“樓院講習所”已經(jīng)深入群眾心中,徐晶晶趁熱打鐵,他總結與群眾關系密切的法律常識,開展各類普法講座、制作法治月報,以樓道、社區(qū)宣傳欄為陣地,適時更新法治宣傳內容,還利用每年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法律宣傳活動。
此外,長征司法所通過開展“法律進社區(qū)”“一社區(qū)(村)一法律顧問”、設立法律咨詢窗口等活動,切實解決社會各界對法律法規(guī)的需求。同時,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認可,實現(xiàn)了“貧者必援,弱者必幫,殘者必助”的目標。
點睛之筆
四級調解網(wǎng)絡筑牢“第一道防線”
2016年至今,長征司法所調解了近400件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9%,這背后成功的秘訣是什么?近日,記者來到長征司法所了解到,司法所的調解陣地不僅僅是在調解室,更多的是在樓院、在社區(qū)。
長征司法所坐落在老舊街道,管轄范圍都是老舊小區(qū),租住戶較多,鄰里間的矛盾如果不及時調解,不但會影響周邊居民,而且還會“輻射”到整個街區(qū)。為此,長征司法所建立了“員、點、站、辦”四級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形成了“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街道的調解組織體系和工作網(wǎng)絡。為各類矛盾糾紛的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調處、早平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起到鞏固和完善人民調解工作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李桂芳是遼陽市宏偉區(qū)長征街道天井園社區(qū)的居民,同時也是一名單元樓組長。她在長征司法所“員、點、站、辦”四級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中擔任信息員,了解居民的基本信息、及時化解鄰里矛盾和家庭糾紛是她的主要工作。目前,長征司法所有300余名信息員,他們工作在矛盾排查、調解的第一線。
當信息員遇到解決不了的矛盾糾紛時,“員、點、站、辦”四級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中的“點長”就要及時介入幫助調處。長征司法所以居民樓為單位,建立了217個矛盾排查調處點,居民樓樓長任調處點“點長”,他們與信息員保持密切聯(lián)系,有調處不了的矛盾糾紛,他們會直接上報給社區(qū)矛盾排查調處站。前不久,李桂芳找到了“點長”鞠慧,向她上報了一起鄰里矛盾糾紛。鞠慧向信息員了解情況后,判斷出該矛盾不僅僅需要調解,還需要社區(qū)給予相關政策支持,于是她找到了天井園社區(qū)黨委書記魏穎。
長征司法所以社區(qū)調解室為依托,建立矛盾排查調處站,站長由社區(qū)書記擔任。站長在接到各“點長”的上報情況后,社區(qū)書記參與調解工作,專門調處疑難糾紛,對帶有普遍性的矛盾及時報告。魏穎說:“一般矛盾到我這里基本都能化解,我了解居民的情況,也明白他們的訴求,由我主持調解,讓他們感到更親切,也更有力度?!?
“員、點、站、辦”四級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最后一級“辦”,就是長征司法所建立的矛盾排查調處辦公室。對于信息員、“點長”、站長都化解不開的矛盾糾紛,所長徐晶晶在這里進行現(xiàn)場調解。
徐晶晶(左二)在調解鄰里糾紛
調解那些事兒
情理法調解讓群眾滿意
“有些糾紛形成期較長,發(fā)展緩慢,且依循客觀規(guī)律,按照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完全可以計劃性地擬定預防方案,防止糾紛進一步激化,效果明顯,這是預先控制。有些突發(fā)性糾紛事前難以預料,它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員面臨突發(fā)事件時,根據(jù)主客觀情況迅速做出判斷,從容鎮(zhèn)定,采取果斷措施制止事態(tài)的進一步發(fā)展,將損失降到最小化。”這是徐晶晶寫在今年1月人民調解典型案例案例點評中的一段話,這也是他對自己工作的經(jīng)驗總結。
長征司法所自建立“員、點、站、辦”四級調解組織網(wǎng)絡體系以來,需要徐晶晶來調解的矛盾糾紛大多是疑難雜癥,有時候一個糾紛要調解很多次才能達到“基本解決”的效果。每次調解工作結束后,徐晶晶都會把這一過程寫成調解典型案例,里面詳細記錄著案例簡介、調解過程、調解結果、案例點評。
記者翻看近幾個月的調解典型案例,發(fā)現(xiàn)寵物糾紛占大多數(shù),徐晶晶告訴記者,“我們轄區(qū)獨居老人很多,兒女在外工作不能陪父母,老人就養(yǎng)寵物陪自己,這小動物多了,矛盾也就慢慢形成了。”
采訪當天下午,徐晶晶就要對一起飼養(yǎng)動物傷害賠償糾紛進行現(xiàn)場調解,這是社區(qū)上報的一起疑難糾紛,前幾次社區(qū)書記通過調解,雙方當事人已經(jīng)達成賠償協(xié)議,但受害人馮某又提出了精神撫慰金等賠償要求,當事人張某不予承擔,調解陷入了僵局。
13時30分,受害人馮某在家人攙扶下,一瘸一拐地走進長征司法所,被咬傷的腿部還沒有痊愈,一想到被寵物狗咬傷的情景,馮某就很氣憤。他對徐晶晶說:“徐所長,我覺得自己要點精神賠償是正常需求,沒有故意為難對方?!毙炀Ьб贿叿鲋T某坐在當事人席位上,一邊安慰道:“今天調解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們雙方都滿意。”
調解中,徐晶晶不像以往先了解雙方需求,而是先對受害人打出了“感情牌”,將事發(fā)后張某及時將馮某送醫(yī),住院期間探望,態(tài)度誠懇地支付了醫(yī)療費等種種表現(xiàn)都對馮某說了一遍。然后再向張某指出,這是一起民事侵權糾紛,事實部分已由派出所調查清楚。本案對受害人的傷害確實很大,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為狼狗飼養(yǎng)人的張某理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依法給予賠償。
有理有據(jù)的調解、依法依規(guī)的勸解,當事人張某從一開始不認同精神賠償金,到最后同意支付,整個過程用了兩個小時。張某說:“這件事是我不對,起初不想賠精神損失費,是覺得對方想多要錢,經(jīng)過所長解釋,我明白這是依法賠償,我愿意承擔這筆錢?!爆F(xiàn)場,張某與馮某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書。
“徐所長的調解情、理、法一樣不落,那些法條他爛熟于心,兩邊的當事人都能被他說服?!迸月犃苏麄€調解過程的社區(qū)書記魏穎對記者說,這原來是她調解的一起糾紛,為了防止矛盾激化,她及時找到徐晶晶,希望由徐所長來調解。
頒獎詞
不忘初心,開拓進取,甘當司法行政工作之基石。作為老城區(qū)的司法所,解決最多的就是居民之間的家長里短,矛盾雖然不大,卻和居民息息相關,處理鄰里關系糾紛還要以和為貴。在長征司法所轄區(qū),只要有矛盾的地方就有調解員,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調處,矛盾不上交,真正形成調解“一張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