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長安網(wǎng)訊 隨著汛期的來臨,我國多地進入了多雨、潮濕的季節(jié)。在這種天氣條件下,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如洪澇災害可能導致農(nóng)作物霉變、畜禽疫病或死亡等,水和食物也可能被致病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學物污染,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為確保汛期食品安全,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以下提示。
一
汛期食品安全風險的特點
1. 潮濕環(huán)境易導致食品霉變。
汛期空氣濕度大,食品容易受潮,導致霉變、腐敗,產(chǎn)生有害物質。
2. 細菌繁殖加速。
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有利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了食品污染的風險。
3. 儲存條件受限。
汛期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電力供應不穩(wěn)定等問題,影響食品的儲存和運輸條件。
二
易受影響的食品種類
1. 新鮮蔬菜、水果。
由于含水量高,容易受潮霉變,且易滋生細菌。
2. 肉類、禽蛋。
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肉類、禽蛋等動物性食品容易腐敗變質。
3. 糧食及制品。
糧食及制品在儲存過程中易受潮,導致霉變、生蟲等問題。
4. 水產(chǎn)品。
易受到水體污染的影響,汛期水體污染風險增加,可能導致水產(chǎn)品受到污染。
三
預防措施
1.保證用水安全。
暴雨環(huán)境下,水源極易受到污染,保證用水的安全至關重要,生活用水要煮沸后飲用;在不能保證生活用水安全衛(wèi)生情況下,盡量使用瓶(桶)裝飲用水。
2. 選購新鮮食品。
購買食品時,要仔細辨別,選擇新鮮、無異味、無霉變的食品,并拒絕購買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
3.食物要燒熟煮透。
食物要燒熟煮透才食用,在加工和存儲時嚴格執(zhí)行生熟分開,少吃冷葷類菜肴,不吃生的動物性食品。
4.注意食品儲存條件。
對于肉類、禽蛋等動物性食品,要注意查看保質期和儲存條件。注意保持食品儲存環(huán)境的干燥、通風、清潔,避免食品受潮霉變。對于易受潮的食品,可以采用密封包裝或真空包裝等方式進行儲存。
5. 妥善保存食品。
對于已經(jīng)開封的食品,要及時食用或妥善保存,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導致變質。
6. 關注食品安全信息。
及時關注食品安全信息,了解汛期食品安全風險,避免購買和食用受污染的食品。
汛期是食品安全風險的高發(fā)期,消費者應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護。如發(fā)現(xiàn)食品受潮、霉變等問題,應立即丟棄,避免食用。如出現(xiàn)食物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等,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可能食用的食品種類和來源,同時保留好相關證據(jù),如購買憑證、食品包裝等,以便后續(xù)維權和追溯。
編輯:沙興淼
校對:劉清
責編:梁健
審核:杜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