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童華秋,現(xiàn)任錦州鐵路公安處錦州站派出所民警,1996年生人,中共黨員。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曾榮獲個人嘉獎兩次,并獲得錦州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童華秋(右)向旅客講解安檢規(guī)定
每一次陌生旅客豎起大拇指,都是對我工作最好的鼓勵。關鍵時刻人們最相信的還是人民警察,這是一份特殊的“鐵警榮譽”。
——童華秋
面對咨詢與眾不同
“警察同志,售票廳在哪兒?”這是童華秋每天要回答上百遍的問題。錦州火車站地處沈山鐵路咽喉,旅客日乘降量均過萬。即便站內(nèi)隨處有指示牌,但面對熙攘人流時,旅客的第一反應永遠是尋找制服上的警徽。
童華秋對每一個咨詢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理解,他說:“每一個問題對于每一位咨詢者來說,都是當下最緊迫的事情?!?
2025年元宵節(jié),童華秋如往常一樣在候車室里巡邏,突然,他發(fā)現(xiàn)一名女子面色蒼白,表情痛苦。他快步走上前,詢問旅客是否需要幫助,只見女子緊捂胸口,“我感覺喘不過氣來……”在短暫的交流中,童華秋了解到這名女子患有抑郁癥,出門前吞服了大量的抗抑郁藥物,他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一直陪伴在女子身邊,直到醫(yī)護人員將她送上救護車。
這樣的緊急救助已成工作常態(tài)。今年2月的一天,一名旅客攥著車票焦急地沖進執(zhí)勤室:“我錢包丟了!里面有2600元錢!”童華秋安撫對方坐下,循著他的購票路線調(diào)取監(jiān)控:原來是他在買票后抽煙時不慎將錢包掉落在垃圾桶旁,被路人撿拾。“您別急,我這就聯(lián)系……”40分鐘后,旅客的心急如焚變成了失而復得的喜悅。
創(chuàng)意講解與眾不同
為了確保旅客的安全,鐵路部門設置了嚴格的安檢程序。安檢不僅是防范危險品進入車站、列車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公共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但有時候旅客難以理解安檢的相關規(guī)定,例如:電鋸為什么不能帶上火車?為什么充電寶還要檢查?
每每在安檢處有旅客發(fā)起這樣的質(zhì)疑,童華秋總是面帶微笑,耐心地向旅客解釋。
“安全無小事,每一項規(guī)定背后都是對公眾安全的考量?!彼麜蚵每统浞峙e例,“比如電鋸的電池雖然體積小,但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中,萬一發(fā)生電池故障引發(fā)火災,幾分鐘就能引燃一整個車廂,后果不堪設想;而榔頭、錘子這類工具,如果在快速移動的列車上意外脫落,也可能造成乘客受傷。至于有些物品的尺寸限制,是為了確保列車上旅客們能夠順暢通行,避免大件物品阻礙通道,影響應急疏散?!?
矛盾調(diào)解與眾不同
“大家出門在外都是萍水相逢,有緣才能相遇,咱們都退一步,換位思考一下……”在進站口,童華秋正為因行李擺放問題產(chǎn)生糾紛的雙方搭建溝通橋梁。這樣的場景,在他從事站勤工作以來已經(jīng)上演多次。
面對旅客之間突發(fā)矛盾,童華秋運用“處境換位法”,讓當事人互相體驗對方的處境,梳理矛盾焦點,從而提供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正如他常說的:“早發(fā)現(xiàn)、早介入、早處理、早化解,要讓雙方都帶著笑容和體面,滿意平安地回家。”
今年以來,童華秋成功調(diào)解糾紛10余起,并總結(jié)提出了“三步調(diào)解法”:一看起因、二講道理、三暖人心,無論是鐵路職工還是旅客都稱贊:“小童警官跟別人都不一樣,以前覺得警察都是抓壞人的,認識小童警官才知道鐵路警察還是‘修心匠’?!边@份認可,源于旅客群眾的支持,也為他化解矛盾增添了底氣。
有人問童華秋:“你整天忙忙碌碌的,圖個什么?”他憨憨一笑——其實就是單純地喜歡這個工作,他喜歡候車室里的安定和諧、火車站里的繁榮活躍……他喜歡這種有溫度的生活里有他的一份付出。而當被問及怎么做好站勤工作時,童華秋表示:“就是把旅客群眾放在心尖上,小事當大事辦,緩事當急事辦,難事當自家事辦。”